到底是不是安慰剂

有些病人吃了某种药或用了某种疗法,病就好了,有可能并不是药物的作用而是安慰剂效应引起的自愈。由于安慰剂效应很强,要确定某种药品的的真正疗效,是要进行很严格科学的实验,通过统计结果,如果药物控制组的效果显著性高于安慰剂组,才能说明药物有疗效。美國的法律规定,新的处方药必須必须经过随机化的实验來证明其有效性。具体实验设计也很麻烦而不是简单的随机化,有兴趣的可以翻番统计学方面的书。

下面一篇文章谈的是美国自然疗法的一个例子,来自:《统计学的世界》(statistics concepts and Controversies)第五版 p.110。
到底是不是安慰剂?


自然疗法是大生意:鹿茸可以增强运动能力;缬草提取物可以减缓压力、头痛及经通;育亨宾对性生活有帮助。商店的货架以及网站上充斥了各式各样的号称对你健康有帮助的奇特物品。

没有在随机实验中和安慰剂做过比较的疗法,本身就可能只是安慰剂而已。美国法律要求,新的处方药及新的医疗装置,必须经过随机化实验来证明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因此你可以有信心,你的医师开给你的药不会只是安慰剂而已。

至于那些“自然疗法”又如何呢?美国法律允许草药、维生素及营养品的制造商,不用证据就可以声称这些产品:安全而且会增强“自然条件”。他们不能宣称可治疗“疾病”。当然“自然条件”和“疾病”之间的界限很模糊。我不用任何证据就可以说,摩尔博士的“印第安陈年菁华液”可以促进心脏健康。没有经过临床实验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认可,当人家看到我的广告时,无疑有很多人会把“促进心脏健康”和“减低心脏病的风险”当做同一回事。我也不必担心我的药丸里含的“印第安纳菁华液”的剂量是多少,或者是怎样的剂量会有害。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是不是应该要求自然疗法也要遵守和处方药一样的标准呢?实际上很难这样要求,因为自然物质不能申请专利。制药公司可以花几百万在临床试验上面,而一旦证明药物有效,他们就可以申请专利。没有人可以替草药申请专利,因此也没有人原意去花钱做临床试验。所以别指望目前的规定会有什么大幅度的改变。

目前的情况是,你很容易就会听到诸如银杏有益于(如某一网站所说的)治疗“听觉和视觉问题、阳痿、水肿、静脉曲张、中风及腿部溃疡”这类的声明。用常识就可知道,不管任何东西对各种不相关的问题都有效的话,就应该对此表示怀疑。统计只是告诉你,应该对背后没有比较试验在支持的声明存疑。许多未经过测试的疗法,无疑只是安慰剂而已。然而它们可能对许多人真的有效,因为安慰剂效应是很强的,但是要记住,人家配置出来的这些东西,安全性可是没有经过检验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